交流经验携手共进,回顾工作推陈出新。2015年12月18日上午,在东一号楼219会议室召开了基础医学院研工组年终述职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研工组张镭主持,邀请到学院党委书记袁继鼎、副书记韩秀引亲临指导工作,也邀请到学院学工组组长陈文婷与会作工作交流。基础医学院现共有9名研究生辅导员,其中专职辅导员2名、人才工程(二期)队员2名、青年教师兼职辅导员5名,他们共同承担着学院五百余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研究生辅导员们各展所长、各显所能,回顾总结了本年度的工作要点,结合具体案例交流工作创新、分享心得体会,有成绩、有感悟、有新意,彼此借鉴、相互促进,为每一位研究生辅导员都带来有益的启示。
欣逢学院六十华诞,恰值俊采风华正茂。本年度基础医学院研工组连传喜讯,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以14级硕士为主体的党支部、班集体、研究生团学联接连获得2014-2015学年复旦大学 “研究生示范党支部”、“优秀集体标兵”和“优秀团学联”荣誉称号,以集体荣誉“大满贯”的优秀表现,为williamhill官网60周年院庆献上一份厚礼。荣誉的背后,是学院党委副书记韩秀引的亲自督导,是学院研工组张镭老师的居中协调,是辅导员刘佳琦老师和李增霞老师的辛勤付出,更是以朱可蓥、郑爽、杜铁帅等为代表的一众优秀的研究生团学骨干们的聪明才智的结晶。成绩,令人欢欣鼓舞;经验,倍显弥足珍贵。2014级研究生开创的“首届上医文化节”等,为学院研究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调整重心抓就业,点面结合保平安。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研究生班级的工作重心,有所不同。作为毕业班的2013级科研硕士班、博士班,本学年的学生工作重点放在就业方面。硕士班辅导员张磊、博士班辅导员王见之,在学年初即认真梳理学生信息,畅通联络渠道,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及时发送就业资讯,提供就业方面的信息指导,为方便同学择业、就业,做好扎实的辅助工作,并对个别同学给予重点关注,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和心理支持。同时,也以“园区安全”和“心理健康”为班级工作的两条主线,关注学生们的生活状态、情绪波动,走寝与谈心相结合,力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温暖的人际支撑。对于科研压力大、自感就业面窄的博士班,博士班辅导员钟一维老师和张镭老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将就业择业工作做到前面,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为博士班学生开办两场职业规划指导讲座,深受博士班学生和其他班级研究生的欢迎。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2015级科研硕士班由“人才工程”(二期)第14批队员王亚林担任辅导员。带班伊始,王亚林吸取学院研究生工作的经验,结合个人对研究生工作的思考,创新性地将班级学生按照学院建设规划的“四大学科群”进行分组,并抽调各组学生骨干,组成班级工作委员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集体事务,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作为辅导员也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指导班级党支部建设,”以党建带班建、以班建促党建”,开展了丰富多彩,又切合学生需求的活动。2015级科研博士班米文丽老师,是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系的青年教师。谈起带班经验感受,米老师说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得到学生的诚挚感谢时,觉得非常的温暖、非常的感动,对待博士班学生,就如对待自己的朋友,尽管是交往不多的朋友,而一起合作、共同努力的幸福,倍感真切。病原生物学系的陆路老师作为基础医学院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兼职辅导员,也给基础医学院研工团队带来了新的力量。陆路老师的加盟让辅导员不但更好地为学生在生活上答疑解惑,也能在学业上给予同学们更好地指导,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老师在报告会上与各位辅导员分享自己亲自带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经验,如建立党员、预备党员及积极分子入党材料档案,一人一档便于信息管理与工作衔接。接着,韩老师也指出今后将着手推进研工、学工资源整合,力争平台共享、经验互通,并着力打造党建、班级、团学工作的互动机制,前期可以从团学工作着手,与学校的相应工作对接,将研究生团学联调整到,在学院党委指导下、由团委直接领导开展工作。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袁继鼎老师发表工作指导谈话。袁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党委,对各位辅导员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对学院研究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同时,袁书记也勉励大家,在枫林校区建设时期、学生校外住宿情况下,充分认识当前研究生工作的重点与难处,戒骄戒躁、不容懈怠,要将学生工作做到日常生活中,将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工作方式向结合,做到消息畅通,通过执勤走寝、面对面谈心,掌握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状况,分辨出容易出状况的学生,分清问题根源,及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借助学院工作平台,多交流经验、沟通体会,将学院研究生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
附:2015年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风采展示
1.张镭
专职辅导员,2014级科研博士班辅导员,同时承担着学院研工组党建思政、奖助贷 等综合管理工作,及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工作理念: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统筹兼顾,因时制宜。
工作体会:凡事则豫,故能得立;以谦下士,故能得贤;以和待人,故能得才。
2.刘佳琦
专职辅导员,2014级科研硕士班辅导员,主要负责研究生团学联和研究生党支部的指导工作,并且担任150名本科生的辅导员。
工作理念:成德达材,明道正礼。
工作体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李增霞
青年教师,兼职2014级科研硕士班辅导员,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理念:德育为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的、快乐的人!
工作体会:多沟通、多交流、多理解,以真心换真心!
4.钟一维
青年教师,兼职2014级科研博士班辅导员,主要负责班级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理念:重视学生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关爱学生,注意聆听;营造氛围,激发潜能。
工作体会:热爱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尊重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
5.王见之
青年教师,兼职2012级科研博士班、2013级科研博士辅导员,主要负责班级管理、集体建设工作、就业工作。
工作理念: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倡导优良学风,以勤思为荣。
工作体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工作更是事业,需有职业准则、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
6. 陆路
博士生导师,兼职2015级科研博士班辅导员,williamhill官网病原生物系研究员,国家863青年科学家,上海青年拔尖人才,浦江人才,晨光学者。
工作理念:做师生桥梁,为同学们服务。
工作体会:事无巨细。
7.米文丽
青年教师,兼职基础医学院2015级博士班辅导员,先后入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学者(2009),复旦大学卓学计划(2015),中英联合创新基金及牛顿基金(上海)(2015)。
工作理念: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做学生的朋友。
工作体会:用心,尽心,能做的还有很多。
8.张磊
人才工程(二期)第12批队员,基础医学院2013级科研硕士班辅导员。
工作理念:沟通,合作,共赢。
工作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9.王亚林
人才工程(二期)第14批队员,基础医学院2015级科研硕士班辅导员。
工作理念:班级是展示个性自我的平台,也是包容互助的平台,归根到底是你我他共同成长的平台。
工作体会:人才工程队员担任辅导员工作是育人的过程,同时也是育己的过程。育人的过程要有与复旦大学的责任相符合的格局和情怀;育己的过程要有与社会大背景下独立个体相适应的理想与信念。
后记:
辅,所以益辐,使之能重载;导,引也,导扬厥蒙,助其抉择。辅导员就好比车轮上的直木,承担着压力、承载着希望,坚守岗位、无私付出,只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辅助学生更好地做出选择。
撰稿:张磊,张镭
来源:基础医学院研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