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下午13点30分,《科研论文的构思,撰写和发表》课程第四讲在F2201教室举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九七三项目首席科学家杨芃原教授,以《大数据时代的生物医学研究》为题,为同学们讲解当今信息化技术的飞跃发展对生物医学事业的巨大推动,帮助大家答疑解惑。偌大的教室座无虚席,同学们纷纷提前在教室做好准备,等待着杨教授的到来。
杨芃原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同学们科普了生物大数据的定义和重要性,随后从各个主题谈起,为同学们细心讲解了生物大数据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杨教授强调,生物大数据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其中蛋白质组和基因组大数据的发展最为迅猛。目前生物大数据的目标与任务是满足医学的需求,实现以生物标志物为主的早期诊断,预后预测和个性化治疗。这场令人耳目一新的课程,启迪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要重视创新思维的构建,重视生物医学前沿内容的探索,重视科研与解决临床问题的结合,“研有所用”,这才是每个科研人毕生的追求。
在课程过程中,杨教授与台下学生始终保持着亲密的互动。他多次走下讲台,当场提问,与同学们面对面的讨论,耐心地为同学们解决在大数据及医学系统生物学学习及应用时的困惑,加深了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室里时不时响起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课程结束时,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感谢杨教授带来的精彩演讲。
撰稿:中西医结合系2015级研究生 马彤
摄影:中西医结合系 马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