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筑平台,齐心协力求实效 ——记基础医学院研工组与西苑园区管委会工作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5-11-16

       2015年11月13日中午,在东一号楼219会议室,由基础医学院韩秀引老师牵头,邀请研工部园区办公室主任陈苏华老师,与基础医学院研工组辅导员开展 园区工作交流。交流会以近期园区安全卫生大检查为契机,总结宿舍搬迁后园区工作的经验,交流各住宿点各学院的优秀做法,寻找不足、排查隐患,共同商讨建立 畅通"园区-学院"园区工作的有效机制,保障园区安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经过热切而认真的交流与讨论,双方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一、坚持并完善现有学院-园区工作机制

       坚持辅导员园区值班制和学院园区工作简报。自搬迁之初起,建立的辅导员园区值班制,辅导员定期查访学生宿舍,为辅导员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回应学生生活需 求,提供了很大帮助。由园区管委会牵头成立的各学院园区工作简报,定期收集学生反应情况,集中处理,为学校有关领导了解园区工作和倾听学生声音、及时解决 相关问题,大有裨益。二者应当坚持实行。基础医学院研工组组长张镭老师,介绍了基础医学院园区辅导员值班工作的安排情况,并交由研究生辅导员张磊负责学院 园区工作简报。

       建立园区-学院双向联络平台。在现有园区管委会牵头的学院园区工作简报的基础上,基础医学院拟不定期邀请园区管委会老师或园委会骨干学生,借助基础医学院 研工工作例会,作学院-园区管委会之间工作交流。日常管理,园区掌握的情况,可直接通知学院;学院也将相应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园区管委会。

       创建园区安全检查情况反馈档案。陈老师介绍园区管理新举措,日常安全卫生检查中,园区管委会组织宿管老师就问题宿舍,做出书面登记,标明问题发送到学院, 由辅导员督导学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到园区管委会归档。对于屡教不改者,经园区管委会和学院协调,作出相应处分。

       二、加强双方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增加学院辅导员与园区管委会的交流。本次陈老师亲临基础医学院,与辅导员面对面交流,对辅导员了解园区管委会工作、理解园区工作重要性,及与园区管委会形 成良好互动,起到重要作用。双方一直认为,类似交流活动应当经常举行,可以增进双方了解,增强互信、促进合作,形成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增进学院辅导员与宿管老师的沟通。学院辅导员与宿管老师,作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打交道最多的两个群体,在共同查寝中,交流信息、沟通工作,可以更多地了解学 生生活状态,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查访后,辅导员也可以帮助宿管老师督导学生进行整改,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学院 辅导员也纷纷对宿管老师的热忱、负责与认真表达敬意与感动。

       促进学生对宿管老师的理解与信任。部分同学不理解宿管老师的工作,以"空间隐私"为借口阻挠老师们的管理工作,有碍园区正常秩序的维持。对此,一方面,园 区管委会对宿管老师加强培训,改善宿管老师的工作方式,避免侵犯学生隐私;另一方面,学院辅导员应多做居中协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宿管老师的工作,体谅宿 管老师的良苦用心,避免对立。园区管委会和学院研工组共同努力,使学生认识到园区工作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宿管老师不是问题的"寻找者"、而是园区安全的 “守护者”。

       三、以着力解决学生的切实生活需求为目标

       宿舍可改善硬件问题。陈老师介绍,经过前期不懈努力,现在精英汇宿舍已经全部安装室内晾衣杆,并加固床铺扶手。园区管委会和学院研工组做好宣导工作,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优化宿舍布局,创造良好居住环境。

       寝室安全相关问题。精英汇宿舍根据学生诉求和实际条件,在一、三层安装了饮用热水器,但依然有学生擅自使用大功率热水器、甚至使用热水器后未及时断开电源,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对此,还需要采取一定的善后措施。

       调研学校-住宿点班车方案。近期,有不少学生发出开设晚间校车的呼声,在末班公交之后,接送学生回到住宿点,保障学生尤其女生安全。因为医学学科的客观需 求,医学研究生需要长时间做实验,错过末班地铁、公交的现象不可避免。接下来,可调动园区管委会和学院力量,做前期调研,以完善提案。

       心齐则气顺,力合则劲足,音谐则声和。基础医学院和西苑园区管委会探索建立双向交流平台,完善现有工作机制,创建新问题应对方案,同心协力、协调并进,相信会为园区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学生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撰稿: 张 磊,张 镭  

来源: 基础医学院研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