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明智 医路伴行——记上海医学院博士生论坛(医学篇)

发布时间:2014-07-02

        6月26日,由复旦大学研究生学院、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williamhill官网研究生工作组、williamhill官网研究生团学联承办的2014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医学篇)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治道楼和汉堂举行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闻玉梅教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袁正宏教授、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夏景林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汤其群教授、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韩秀引老师出席了本届论坛。此外袁正宏教授,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平教授、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于敏教授作为专家评委出席了本届论坛。

                       

        本届的博士生学术论坛主题为“博学明智,医路伴行”,本着“正谊明道、交流创新”的精神,该论坛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加强相互协作、凝聚专业精英、启迪创新思维,为博士生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的举办正值博士生论坛开幕十周年及枫林校区搬迁之际,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

                              

        论坛于下午13:30分开始,基础医学院院长汤其群教授为本论坛致欢迎辞,他在讲话中指出,科研工作的进行需要一系列的逻辑思维,每一步实验的进行都需要创新思维,同时他也提出生命科学研究花费的时间长,得到阳性实验结果困难,这就更需要不同科研工作之间的相互交流。而在当今良好的实验条件下,以及拥有大量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最后他希望我们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可以引领学术潮流,端正学风,并且可以正医道、明人生、搞学术、反腐败。  

                             

        夏景林副院长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词,他在讲话中重申了学术交流、思维创新、合作共赢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表示当代学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对待科研工作,早日取得科研成果。最后,他强调,我们做科研时发文章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为维护人类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闻玉梅院士为本论坛作了题为《创新源自使命》的重要主题发言。她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回顾了自己科研生活经历,并通过自己亲手拍摄的一些精美照片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这整个科研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闻院士和同学们分享的第一点是:素质是基础,能力是工具。她说在科研工作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科研能力的高度,而忽视了科研素质的提高。第二点,学会平衡学习与工作中的矛盾。闻院士分别从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创新和跟踪的矛盾、兴趣与现实的矛盾三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最后,她提出家庭的和睦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与支柱,创新源自包容,长久的团结与友谊才可以勇攀学术高峰。并告诫同学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永远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更高的山峰可以看见更美的风景。

                           

         自14年4月起截止到6月,论坛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接收到的50多篇稿件中,经专家审稿、点评后,最终选出5篇论文(涵盖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进行了当天的现场答辩。尽管参加选手们来自不同的高校、医院、实验室,研究领域也不相同,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交流、互动的热情,更是激发了大家对科研的激情。参赛选手不分仲伯的表现赢得了专家的好评。

                         

        最后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的谢斌同学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江一舟同学以其创新的思路、严谨的思维、透彻的讲解获得了一等奖。袁正宏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肯定了论坛的论文质量每年都在提高,也表达了对这么多的优秀年轻人投身于科研工作中,把自己最具青春气息最有活力的这几年献给学术研究的欣慰之情。

        本次博士生论坛充分展现了博士生在医学科研中着眼世界、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体现出医学高端人才对于医学科研服务于医疗实践这一理念的重视,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医学研究生的进取心、创造力和责任感。